呼叫中心整体健康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2012-05-04 00:00:00
  整体健康管理的起源和发展
  现代健康管理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与生产力和人力资源观念的演变密切相关。前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劳动力,“我的人比你的人劳动更卖力”;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机器,“我的机器比你的机器更大、更快、更有威力”;后工业化时代判断生产力的指标是员工的生产效率,“我的员工比你的员工更有创造力,更有工作效率” 。
  美国是现代健康管理的起源地。虽然美国有记录的健康管理研究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却可以追溯到70多年前。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保险业率先提出健康管理这个概念。美国的保险公司推动了健康管理业的发展,主要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手段使投保人患病率降低、就诊率降低、医疗费用降低,达到减少理赔金额、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员工健康管理策略可谓是美国近十年来最流行的员工医疗福利成本管控手段。许多企业都相信员工健康管理策略有助于控制医疗成本、改善员工健康状况和提高员工工作效率。美世调研显示,85%的超大型美国企业认为健康管理是最重要的人力成本控制策略之一。有别于传统的医疗福利计划,员工健康管理策略强调的是整体健康管理的理念。传统的医疗福利计划只考虑在员工发生意外或疾病时为员工全部或部分承担医疗费用,而整体员工健康管理考虑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通过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员工保持他的健康状态,规避健康风险;帮助已经存在一定健康风险的员工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或消除他们的健康风险,延缓或避免某些疾病的发生;帮助患有慢性病和重大疾病的员工通过合适的医疗和护理,减轻疾病症状,降低他们的缺勤率和医疗费用开支。
  健康管理的概念在中国出现还不到10年。2005年10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推出了“健康管理师”这一新职业,对健康管理专业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健康管理”这一理念在中国还是属于比较新的概念,很多企业对它的认识还比较局限。2008年美世对在北京的267家企业进行了健康管理的调查,其中有36.7%的受调查公司实施了不同的健康管理措施,具体如由保险公司提供药品箱等紧急备用物资、现场医疗诊所、年度流感疫苗、健康推广宣讲会以及员工援助计划等等,如左图所示。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虽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犹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到了2008年上半年,全国的健康管理相关服务机构已有五千多家,发展势头迅猛。
  整体员工健康管理的实施
  首先,员工健康管理应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方法。依据健康状况一般可以将企业的员工分为四类:
  1、健康的员工:现在健康,同时又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保证未来的健康。针对这些员工,健康管理应侧重在鼓励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运动等);
  2、存在健康风险的员工:虽然现在身体还健康,但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风险(如: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未来的健康很难保证。针对这些员工,应该侧重健康风险管理,如:戒烟帮助、鼓励运动等;
  3、罹患慢性疾病的员工:健康管理则应侧重慢病管理(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和缺勤管理;
  4、罹患重大疾病的员工:健康管理则应侧重在合理治疗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医疗成本。
  同时,员工健康管理策略分为五个阶段:现状分析阶段,策略规划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管理阶段和回顾阶段。
  1、在现状分析阶段,首先需要对相关的数据,例如员工结构、健康状况、目前医疗福利的使用情况、因疾病导致的缺勤率等进行多维度的深入分析,找出本企业员工中存在的健康风险。同时,对本企业现行员工医疗福利和健康管理计划进行逐项评估,诊断这些计划或措施对于评估出来的本企业员工健康风险来说,是否有很好的针对性,是否存在缺陷或不足。由此根据差距以及未来的需求建立企业的健康风险模型。这些都是为了让企业在员工健康方面的投资更有针对性。
  2、在策略规划阶段,根据建立的企业健康风险模型,以及企业的健康管理策略制定出健康管理规划。这些规划应该包括针对不同健康状况的健康管理项目,预算与列支渠道,项目实施的时间表以及项目实施的优先顺序。
  3、在项目实施阶段,根据制定的健康管理计划协助企业选择不同的健康管理项目。例如使用健康教育或者生活方式干预的健康管理项目来干预生活方式风险,运用工作环境评估或者缺勤管理来干预职业病风险等。
  4、在项目管理阶段,建议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项目的整体管理。例如,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制定相应的职责与分工等。通过与供应商签订服务水平协议,制定关键绩效指标及评估指标,服务水平审计等方式方法来进行供应商的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书面报告。
  5、在最后的项目回顾阶段,建议每半年对已经实施的健康管理项目进行评估,每年对健康管理规划进行评估和回顾,每2-3年对企业的整体健康管理策略进行回顾。对投资回报进行衡量能够向管理层证明健康管理投资的有效性。实施员工健康管理计划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定的资金投入,尽管衡量健康管理计划的投资回报率通常不太容易,但美世调研数据显示,69%的员工人数在20000名以上的企业表示采取了一定的方法来衡量员工健康管理的投资回报,其中75%对健康管理的投资回报都较为满意 。例如,IBM与Matria签约后实施全面健康管理的第一年保健成本降低了4.5%,节约了2520万美元,在慢性病管理方面,医疗开支下降了近14%。
Copyright © 2016-2021 河南加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豫ICP备190199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