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胜任力模型之建立
目前,企业日益重视对胜任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开发企业自身的“
岗位胜任力模型库”。建立胜任力模型通常参照三种做法。
归纳法有具体的行为做依据,开发出的
胜任力模型最能贴近企业现实,应用起来的效果好。缺点是开发过程耗费时间和精力很大,又需要特殊的行为事件访谈能力,操作难度亦很高。此外,用此种方法开发出的胜任力立足于现实,因此更适用与成熟与稳定的企业。
推导法的实质是一个逻辑推导过程,其基本步骤是: 1 、澄清组织愿景、使命、战略和核心价值观; 2 、了解岗位角色和职责; 3 、推导胜任力。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胜任力模型与企业战略及价值观密切相关,逻辑清晰。缺点是缺乏具体行为做依据,胜任力模型的描述过于抽象空泛,容易脱离现实。
修订法是建立胜任力模型的一种简便方法。通常由专业顾问根据对组织的初步了解,结合通用的胜任力调查项目,提出一组相当数量的胜任力项目。然后由相关人员选择,根据选择频率筛选确定出胜任立模型。此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对于初步引进胜任力概念而没有能力在胜任力模型开发上大量投资的企业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缺点是通用的成分多,与企业具体的文化、战略结合不够紧密。单纯用某一种方法构建胜任力结构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因此需要采用 3 种方法相互结合的方式。
目前胜任力模型在操作上的盲点在确定个人胜任力强弱认定的标准,尤其是软能力方面,譬如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关系建立、影响力、服务意识、团队合作、逻辑分析、自控、自信等,都不是能从行为、答题更非询问获得。这些内在深层的动机和驱力必须透过事件访谈或长期观察了解一个人才能精准得到评估,但需耗费的时间精力与成本可想而知的昂贵。
现下能够快速、精准而不用耗费庞大费用的方法,值得推荐的是运用皮纹检测的方式。透过终生不变的指纹和掌纹(非一般看相的屈纹,而是跟指纹一样的脊纹),能够分析人的大脑各区块的个别功能以及综合呈现的人格特质,也就是能够提供个人内在深层的动机和驱力,属于神经心理学分析的范畴,恰好能应用在胜任力模型的成就动机、人际理解、关系建立、影响力、服务意识、团队合作、逻辑分析、自控、自信等软能力的个人能力测评。
呼叫中心的岗位胜任力模型
综合各方的意见看法与个人多年的经验,可列出除了知识性技能和工作经验之外,适用于各个岗位的胜任力,以及其定义与强中弱等级的描述:(因篇幅有限,无法在此一一罗列)
关系建立能力
培养他人能力
关注细节能力
预期应变能力
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
监控能力
领导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换位思考能力
决策能力
创新能力
影响力
市场拓展能力
亲和力
逻辑分析能力
学习能力
抗压力
成就动机
自信度
服务意识
团队合作
执行力
以上胜任力为尽可能覆盖所有需要用到的软技能,并不一定全部用上,可视实际状况挑选为之,部分可列为关键能力,部分可列为辅助能力,然后加以综合评估。其他的知识性技能(公司、产品、营销、客服等知识)可以透过经验、培训或相关证照建立。完整的胜任力模型必须参照本模型建议的软技能加上知识性技能,包括经验值、培训和证照,综合分析这些因素才能更完整的对一个人评估,而运用皮纹建立的胜任力模型,其优势就在于能检测一般难以客观测度的软技能,也就是人格特质部分。
在建立胜任力模型实际运用上,将呼叫中心一般需要的岗位,纵向从经理到
咨询座席,横向从呼入、呼出到后勤、质检、排班,对应上述软技能列表,然后按最有效的方法综合逐一订出每个岗位在设定为关键能力或辅助能力的标准指标。
呼叫中心经理
客户开发主管
客户开发专员
客服主管
客服咨询专员
客户投诉专员
客户关系回访专员
大客户服务专员
售后维修服务专员
信息技术主管
行政支持专员
质量管理专员
排班主管
话务量预测专员
服务培训主管
以上岗位应涵盖了绝大多数呼叫中心所需要的岗位,如有特殊需求者,可自行添加并定义之。每个岗位胜任力指标,已经将所有岗位在所有能力的指标都标明并区分关键能力和辅助能力,为了方便让各个
呼叫中心筛选使用,尽量无需自行添加,借以减少项目实施的工作量,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确保跨中心测评的一致性与可比性。